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印发《克州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7:40:18  浏览:990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克州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办法》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克政办发〔2008〕98号

关于印发《克州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迎接自治区2004—2009年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全面检查,克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办公室制定了《克州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办法》,经州政府研究,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克州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城乡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关于认真抓好全区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新党办发〔2008〕9号)精神,根据《转发克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全州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克党办发〔2008〕10号)部署,切实做好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工作,结合克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对象

全州3县1市、37个乡(镇)、223个行政村,从2004年开始到2009年底实施的所有抗震安居工程。

二、验收程序

1、提交验收申请。由完成抗震安居工程任务的村、乡(镇)、县(市)逐级提交验收申请。内容包括: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基本情况、村庄规划、工程质量、拆危情况、资金管理、村容整洁等任务完成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说明)及取得的成效、变化和验收结论意见。申请应规范、完整、真实、装订成册。

2、逐级进行验收。根据自治区的要求,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工作实行逐级验收,地州负责验收县(市),县(市)负责验收乡(镇),乡(镇)负责验收村组。完成抗震安居工程任务的村,由村委会进行自验并写出自验报告,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全面验收书面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验收合格后,颁发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合格证书;完成抗震安居工程任务的乡(镇),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自验并写出自验报告,向县(市)人民政府提出全面验收书面申请,经县(市)人民政府验收合格后,颁发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合格证书;完成抗震安居工程任务的县(市),由县(市)人民政府组织自验并写出自验报告,向克州人民政府提出验收书面申请,经克州人民政府验收合格后,颁发抗震安居工程验收合格证书。全州抗震安居工程任务完成后,由克州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验收书面申请,接受自治区验收。

三、验收方式

采取听、看、查、测、访、评、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听”就是听取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实施情况的汇报;“看”就是实地检查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具体情况;“查”就是查阅档案资料;“测”就是利用检测设备检查工程质量;“访”就是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建房户,广泛听取群众对居民点规划建设、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评”就是现场评定检查意见;“改”就是对验收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并按验收程序重新组织验收。

验收工作采取普遍验收与抽样验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乡(镇)验收村组时,要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户验收,覆盖面达到100%;县(市)验收乡(镇)时,村的验收覆盖面要达到50%,每个被抽查村所抽查的村民小组户数不少于30%;州验收县(市)时,乡(镇)的验收覆盖面要达到50%以上,村的检查覆盖面要达到30%以上,并要一户不漏地验收被抽查村的一个村民小组。

四、验收依据

《自治区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方案》、《自治区村镇抗震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及验收要点》、《自治区城乡抗震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克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克州村镇抗震安居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克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及施工验收标准》、《克州城乡抗震安居工程验收记录》。

五、验收方法

1、科学建立评分体系。验收评分体系共分5大类,均实行百分制。其中数量真实100分(实际得分占总分值的35%)、质量可靠100分(占总分值的35%)、设施配套100分(占总分值的10%)、档案齐全100分(占总分值的10%)、群众满意100分(占总分值的10%)。

2、合理确定定等档次。验收意见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验收得分在80分(含80分)以上为“合格”,79分-70分(含70分)为“基本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3、严格执行评价程序。1、验收完成后,分别由验收机构和被验收机构及验收组成员签章签名;2、验收要明确给出“合格”、“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结果;3、被验收机构对验收评价结果如有异议,可在三个有效工作日内,向验收组提出书面申诉意见;4、验收机构对被验收机构的申诉意见,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并与被验机构进行沟通,必要时可重新进行核对。如被验收机构申诉意见是正确的,应予采纳;如申诉意见不正确,应予以说明,在达成一致意见后,对验收结果予以确定并签章。

六、验收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对抗震安居工程进行全面验收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强化组织领导,逐级建立验收机构。各县(市)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确定验收人数,分成若干验收小组,开展具体的验收工作。每个验收小组人数一般不能少于5人。

2、强化业务培训。要对参加验收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验收人员正确掌握验收程序、方法、标准及评分方法,保证验收结果公平、公正。

3、配备检测设备。要尽快筹措专项资金,配备必要的工程质量检验检测设备,确保验收工作的科学性。

4、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各县(市)要在2008年底前完成村级验收试点工作,在2009年3月底前完成乡(镇)验收试点工作,做好接受自治区全面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奖惩办法

1、把抗震安居工程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验收范围,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年度考核,验收结果将纳入各级党政领导晋职晋级、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

2、验收结果为“合格”的县(市),由政府给予表彰奖励;验收结果为“基本合格”的县(市),并在2009年10月底前整改完毕且复验“合格”的县(市),既不予处罚,也不予奖励;验收结果为“不合格”的县(市),要在2009年11月底前整改完毕且必须达到“合格”以上标准,但年终不得参与评先选优。

3、2009年12月底之前,未完成验收任务的县(市),将追究县(市)主管领导的责任。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公司合并应注意的问题*

孙瑞玺


【内容提要】公司合并是企业兼并的形式之一。吸收合并的操作方法、程序、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法律效果、公司合并无效之诉、不同种类公司之间合并的限制等均是公司合并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公司合并;吸收合并;兼并;方法;程序;回购请求权;公司合并无效之诉;限制
一、公司合并的概念与特征
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订立合并协议,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不经过清算程序,直接合并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1]
公司合并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1、公司合并是数个公司之间的共同法律行为,须以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合并协议为前提。
2、公司合并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自由行为,其合并与否及合并的方式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
3、公司合并是一种毋须通过解散、清算程序即可消灭和变更公司的行为。公司合并可以在不进行清算的前提下改变公司的存在、财产结构和股权结构等。[2]
二、企业兼并的规范
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兼并办法)第1条规定:“本办法所称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不通过购买方式实行的企业之间的合并,不属本办法规范。”
我国企业兼并的主要形式:
1、兼并办法中规定的兼并方式
兼并办法第4条规定,企业兼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
  (二)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的资产。
  (三)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
  (四)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它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的合并方式
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规定的兼并方式
证券法第78条规定,上市公司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两种兼并形式。[3]
由此可见,在我国法上,公司合并是企业兼并的一种方式。
三、公司合并的方式
如前所述,公司合并可以分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依据公司法第184条第2款,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二个以上公司合并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同时,公司合并与不同于公司资产的收购。从法律性质上看,公司合并的本质是公司人格的合并;而资产收购的性质是资产买卖行为,不影响公司的人格。公司合并也不同于公司股权收购。公司合并实质上是公司人格的合并;而股权收购的本质是股权的买卖行为,不影响公司的人格。从本质上讲,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都是买卖行为,而非公司合并的本质---公司人格的合并。[4]
四、公司合并的操作方法
吸收合并是最常见的合并类型。在吸收合并中,被兼并的公司将消灭。公司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公司的资产、公司的股权和公司的人格。公司的消灭最终表现为公司人格的消灭,而在公司人格消灭之前,可以先将被吸收公司的资产转移给吸收公司,或者将被吸收公司的股权转移给吸收公司,而无论资产转移还是股权转移,吸收公司可以支付的对价一般是现金或者公司股份,这样,在逻辑上,就可以划分出两类四种吸收合并的方式。
(一)资产先转移
1、以现金购买资产的方式
吸收公司以现金购买被吸收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全部权利和义务(债权和债务),被吸收公司失去原有的全部资产,而仅拥有吸收公司支付的现金,被吸收公司解散,因债权和债务已全部转移,无须清算,被吸收公司股东依据其股权分配现金,被吸收公司消灭。
2、以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
吸收公司以自身的股份购买被吸收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全部权利和义务,被吸收公司失去原有的全部资产,而仅拥有吸收公司支付的自身的股份,被吸收公司解散,因债权和债务已全部转移,无须清算,被吸收公司的股东分配被吸收公司所持有的吸收公司的股份,并因此成为吸收公司的股东,被吸收公司消灭。
(二)股权先转移
1、以现金购买股份的方式
吸收公司以现金购买被吸收公司股东的股份,而成为被吸收公司的惟一股东,然后,解散被吸收公司,被吸收公司的全部权利和义务由吸收公司承受,而无须清算,被吸收公司消灭。
2、以股份购买股份的方式
吸收公司以自身的股份换取被吸收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被吸收公司的股份,而使被吸收公司的股东成为吸收公司的股东,吸收公司成为被吸收公司的惟一股东,然后,解散被吸收公司,被吸收公司的全部权利和义务由吸收公司承受,而无须清算,被吸收公司消灭。[5]
不论上述哪类方式,吸收公司这继受被吸收公司的资产或股权而支付的现金或股份,均直接分配给被吸收公司的股东,被吸收公司的股东因此获得现金或成为吸收公司的股东。[6]
五、公司合并的程序
(一)订立合并协议
对合并协议应包括哪些主要条款,公司法没有规定。对此可以参照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以下简称合并与分立规定)第21条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合并协议的主要内容,即:
1、合并协议各方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2、合并后公司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3、合并后公司的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
4、合并形式;

关于公布首批“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及使用规定”的通知

农业部


关于公布首批“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及使用规定”的通知


(一九八九年一月九日农业部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农业、畜牧)厅(局)、兽药监察所,中国兽药监察所:
为了加强饲料药物添加剂的管理和科学使用,根据国务院1987年5月21日发布的《兽药管理条例》及我部发布的《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我部制定了首批“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及使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予以公布,请各地遵照执行。今后,凡此“规定”以外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如无我部批准发布的质量标准,一律不许生产、经营和使用,请各地加强管理和宣传。
附件: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及使用规定(一九八九年一月九日公布)
------------------------------------------------------------------------------------------------------------------------
| 适用动物 | 最低用量 | 最高用量 |停药期 |
品 种 |------------------|----------------------------------| | 注意事项
| 种类 |年龄上限| g/T配合饲料 |(天) |
----------------------------|--------|--------|----------------------------------|--------|------------------------
一、抗球虫药 | | | | | |
----------------------------|--------|--------|--------------|------------------|--------|------------------------
| | | | | |产蛋期禁用,维生素B1大
氨丙啉 | 鸡 | | 62.5 |125 | |
| | | | | |于10g/T明显拮抗
----------------------------|--------|--------|--------------|------------------|--------|------------------------
氨丙啉+乙氧酰胺 | | | | | |产蛋期禁用,维生素B1大
| 鸡 | | 62.5+4| 125+8 | |
苯甲酯(125∶8) | | | | | |于10g/T明显拮抗
----------------------------|--------|--------|--------------|------------------|--------|------------------------
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 | | | | | |产蛋期禁用,维生素B1大
酯+磺胺喹恶啉 | 鸡 | | |100+5+60 | 7 |
(100∶5∶60) | | | | | |于10g/T明显拮抗
----------------------------|--------|--------|--------------|------------------|--------|------------------------
| | | | | |产蛋期禁用,维生素B1大
硝酸二甲硫胺 | 鸡 | | | 62 | 3 |
| | | | | |于10g/T明显拮抗
----------------------------|--------|--------|--------------|------------------|--------|------------------------
氯羟吡啶 | 鸡 | 16周| 60 |125 | 5 |产蛋期禁用
----------------------------|--------|--------|--------------|------------------|--------|------------------------
尼卡巴嗪 | 鸡 | |100 |125 | 4 |产蛋期禁用,高温季节慎用
------------------------------------------------------------------------------------------------------------------------
续表
------------------------------------------------------------------------------------------------------------------------
| 适用动物 | 最低用量 | 最高用量 |停药期 |
品 种 |------------------|----------------------------------| | 注意事项
| 种类 |年龄上限| g/T配合饲料 |(天) |
----------------------------|--------|--------|----------------------------------|--------|------------------------
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 | | | | | |产蛋期禁用,种鸡禁用,高
| 鸡 | | |125+8 | 5 |
甲脂(125∶8) | | | | | |温季节慎用
----------------------------|--------|--------|--------------|------------------|--------|------------------------
氢溴酸常山酮 | 鸡 | | | 3 | 5 |产蛋期禁用
----------------------------|--------|--------|--------------|------------------|--------|------------------------
| 鸡 | | 30 | 36 | 5 |产蛋期禁用
氯苯胍 | | | | | |
| 兔 | | 50 | 66 | 5 |产蛋期禁用
----------------------------|--------|--------|--------------|------------------|--------|------------------------
| | |75(7500|125(12500| |产蛋期禁用,马属动物忌
拉沙洛西钠 | 鸡 | 16周| | | 3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用,用后会致死
----------------------------|--------|--------|--------------|------------------|--------|------------------------
| | | | | |产蛋期禁用,马属动物忌
| | |90(9000|110(11000| |用,用后会致死
莫能菌素 | 鸡 | 16周| | | 3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禁止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
| | | | | |同时使用
----------------------------|--------|--------|--------------|------------------|--------|------------------------
| | | | | |产蛋期禁用,马属动物忌用
| | |50(5000|70(7000 | |用后会致死
盐霉素 | 鸡 | | | | 5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禁止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
| | | | | |同时使用
----------------------------|--------|--------|--------------|------------------|--------|------------------------
二、驱虫剂 | | | | | |
----------------------------|--------|--------|--------------|------------------|--------|------------------------
| | |5(500 |10(1000 | |
| 猪 | 4个月| | | 3 |
越霉素--A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 |5(500 |10(1000 | |
| 鸡 | | | | 3 |产蛋期禁用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三、抑菌促生长剂 | | | | | |
----------------------------|--------|--------|--------------|------------------|--------|------------------------
| 猪 | 4个月| 15 | 50 | 28 |
喹乙醇 | | | 50 | 100 | 28 |产品不能超过24个月,不
| 鸡 | 2个月| 10 | 25 | 28 |能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
| | |4(16.8 |40(168 | |
| 猪 | 4个月| | |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杆菌肽锌 | | |4(16.8 |20(84 | |
| 鸡 | 16周| | |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续表
------------------------------------------------------------------------------------------------------------------------
| 适用动物 | 最低用量 | 最高用量 |停药期 |
品 种 |------------------|----------------------------------| | 注意事项
| 种类 |年龄上限| g/T配合饲料 |(天) |
----------------------------|--------|--------|----------------------------------|--------|------------------------
| | |10(42 |100(420 | |
| 鸡 | 3个月| | |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杆菌肽锌 | | |4(16.8万|40(168 | |
| 牛 | 6个月| | | |
| | |单位) |万单位) | |
----------------------------|--------|--------|--------------|------------------|--------|------------------------
| | |2(200 |20(2000 | |
硫酸粘杆菌素 | 猪 | 4个月| | | 7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 | |2(200 |40(4000 | |
| | 2个月| | | 7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 |2(200 |20(2000 | |
硫酸粘杆菌素 | 鸡 | 10周| | | 7 |产蛋期禁用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 |5(500 |40(4000 | |
| 牛 | 3个月| | | 7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 | 鸡 | 10周| 2 | 20 | 7 |
| 猪 | 4个月| 2 | 20 | 7 |产蛋期禁用
素(5∶1) | | 2个月| 2 | 40 | 7 |
----------------------------|--------|--------|--------------|------------------|--------|------------------------
| | |5.5(550|55(5500 | |
| 猪 | 2个月| | | 3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北里霉素 | | |5.5(550|11(1100 | |
| 鸡 | 4周| | | 2 |产蛋期禁用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 | |2.5(10 |20(80 | |
| 猪 | 4个月| | | |
恩拉霉素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 |1(4 |5(20 | |产蛋期禁用
| 鸡 | 10周| | |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 | |10(1020|20(2040 | |
| 猪 | | | | 1 |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维吉尼霉素 | | | | | |
| | |2(204 |5(510 | |
| 鸡 | 16周| | | 1 |产蛋期禁用
| | |万单位) |万单位) | |
------------------------------------------------------------------------------------------------------------------------
禁忌配伍:下表中同一栏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品种不能同时使用
----------------------------------------------------------------------------------------------
|氨丙啉,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恶啉,硝酸二甲硫胺,氯
第一栏|羟吡啶,尼卡巴嗪,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氢溴酸常山酮,氯苯胍,盐霉素,莫能菌素,
|拉沙洛西钠
------|--------------------------------------------------------------------------------------
第二栏|越霉素A
------|--------------------------------------------------------------------------------------
第三栏|喹乙醇,杆菌肽锌,恩拉霉素,北里霉素,维吉尼霉素,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
------|--------------------------------------------------------------------------------------
第四栏|喹乙醇,硫酸粘杆菌素,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
----------------------------------------------------------------------------------------------
注:1.本规定收载品种只限于农业部批准使用的人工制造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中草药等类暂不收载。混入饲料投服的兽药应按兽医处方使用,不属此类。
2.本规定适用动物暂时只限畜禽类。有关鱼类、蜜蜂和蚕等另订。
3.对有争议的品种这次暂未收载。
请各地将此文转发至各生产、经营单位,我部不另发文。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